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

Peopo、GVO、OhmyNews和NowPublic綜合分析

介紹了四個自認為在各個國家有代表性的公民新聞網站(PeopoGVOOhmyNewsNowPublic)後,在預定計畫中要來比較各個公民新聞網站的不同,不過這個比較不分優劣,畢竟這四個公民網站來自四不同國家台灣、美國、南韓和加拿大,經營行銷方式不同、國情文化不同、語言和上網人數的規模也不同,本文章只是希望透過純粹的事實陳述加入自己的評論,並沒有要一較高下的意味囉。

流量分析

Alexa流量分析看來,在每天的流量(包含瀏覽者數量和瀏覽的頁面數量)上,OhmyNewsNowPublic則呈現了較高的點閱率(如上圖所示,紅框框起的網址和線段顏色相同者,表示該線段代表了該網址流量),而Peopo則因流量較低無法進入此統計圖中。

由每天連結的流量來看(如上圖),依然是OhmyNewsNowPublic較高,其中又以NowPublic的流量較穩定,OhmyNews則是在今年一月突然升高,可能是因為今年一月南韓的內閣改組和經濟政策實施,導致流量暴增,但這只是我在google後的推測,無法從網站中找到具體關聯,而GVO則出乎意料外的低於同是英文語系的NowPublic,不知道和GVO的各種不同語言就有不同網址有沒有關係?因為NowPublic雖只有英語,但也只有一個版面,可能因此流量較大,另一方面NowPublic的公民記者數量較多也是流量較大的原因之一,其中相對較低的則是台灣的Peopo,成立時間較短且未有全球化的規劃,使Peopo規模較小。

google trends的流量統計看來,跟Alexa的統計結果相去不遠,


關鍵字、造訪網站分析

不過google trends還有Also searched for(使用者也搜尋了什麼)、Also visited(使用者也造訪了哪些網站)的功能,正好可以把這四個公民新聞網站再做一比較:


其中Peopo的使用者也搜尋了范蘭欽,郭冠英相關的議題,雖然Peopo裡只有兩篇有關范蘭欽的新聞,不過還是可以推測關懷公民新聞議題者也對主流媒體的議題有興趣,此外,使用者也會造訪Peopo的相關網站,如屬同集團的公視網站、同屬公民新聞網站的苦勞網等;而GVO使用者也檢索的關鍵詞grass mud horse就是先前曾被報導的中國草泥馬之歌、網站則是中國新聞網站的英文版,不過GVO的使用者來自英美的比例遠高於中國,或許GVO是英美了解中國新聞的一個平台也說不定;OhmyNews網站的檢索詞是韓國女星自殺的相關消息,也造訪網站則是其他媒體網站,看起來在南韓關懷公民新聞網站者,也同樣對主流媒體報導有關注;而NowPublic的使用者則同樣關心經濟政策措施(stimulus package 2009)和經濟相關網站。

使用者分佈、成立時間和審核制度

使用者的分佈來看,Peopo的使用者大多在台灣,而OhmyNews則是南韓,比較出乎意料的是加拿大成立的NowPublic在美國的使用者最大量,遠超過GVO;再從成立時間來看,2000年就成立的OhmyNews是四個網站中最資深的一個,再來則是2004年的NowPublic、2005年的GVO和2007的Peopo,這個成立時間似乎也反映了剛剛的流量排序,成立時間越長,瀏覽者越多。
新聞的審核制度來看,除了Peopo是無審核制(只有檢舉制度)外,其他三個網站都是有編輯的存在,來篩選過濾新聞文章,共通點是編輯的數量遠小於公民記者,也就是說,真正的新聞產製和決定新聞性的權力還是掌握在公民記者上,即使有審核制度,還是不失公民新聞的真正意義。

結論

雖說綜合分析不作優劣之比較,但從流量、使用者分佈等層面的分析看來,倒是給了國內Peopo一個啟示,Peopo的成立時間較晚,且僅有一種語言版本,因此瀏覽數量較少,未來Peopo在推廣上除了宣傳,也可以試著開發其他語言版本,吸引其他不同語系國家的目光,如此一來,也能促使台灣站上國際舞台。

在之前的介紹中,就可以看出四個公民新聞網站各有特色,不論是致力透明化的Peopo有20種語言和各種特別計畫的GVO改變了消費文化的OhmyNews突破傳統新聞格式和擁有最多公民記者的NowPublic,各個公民新聞網站在網路上的經營發展各有不同,但其中也有相同的部分,也就是我一開始希望關注的焦點-善用資訊科技,最基本的運用在公民記者的教育訓練上,透過blog分享、影音教學來教授公民新聞撰寫技巧,在新聞內容的產製上,使用多媒體的呈現方式更是不在話下,還能結合google map標示新聞事件,也可以說資訊科技原來就是助長公民新聞發展的跳板之一,因此在未來隨著資訊科技進步,公民新聞蓬勃發展則指日可待。

沒有留言: